close



1722年12月20日偉大的康熙皇帝崩逝於暢春園,康熙帝生前就已紛紛攘攘的繼承問題,終於在這一夜獲得解決。


這一夜過後,皇四子胤禛登極,是為雍正帝。近三百年來,關於雍正帝得位不正的說法甚囂塵上,就連雍正帝也百般辯解,親自撰寫「大義覺迷錄」為自己向天下人解釋,只不過此舉被史學家稱為越描越黑,乾隆一就任立刻查禁本書。


究竟雍正帝是否真的得位不正?是否真的奪嫡?歷經雍正朝及乾隆朝,證據及史實該湮滅的想來早已屍骨無存,吾人僅能臆測,儘管臆測與真實也許僅差之毫釐,但究竟無史實可以佐證。


大清朝,從努爾哈赤開始,向來是共議禮讓制。努爾哈赤崩卒時,並未指定誰為繼承人,皇太極使用謀略登上繼承人之位之初,也是與其他三大貝勒共治。後來經過皇太極努力才漸漸變為皇太極單獨南面而王。皇太極死時,亦未指定繼承人。福臨之登帝也是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多爾袞角力的結果。


所以生前指定繼承人,實非大清朝的祖宗家法。


康熙帝立了大清朝第一位太子胤礽(後因雍正即位,所有兄弟胤都改為允),也是唯一的一位。其母為康熙的嫡皇后孝誠仁皇后,與康熙帝少年夫妻,感情彌篤。卻在康熙13年生下胤礽後難產而死,康熙哀痛逾恆,轉而把對皇后的情意放在幼子身上。隔年立刻立胤礽為太子。


過早立東宮的結果,就是結黨。文武大臣總想攀附未來統治者,也因知道太子未來是皇帝,不敢得罪,因此養成太子驕縱奢靡的個性。康熙47年第一次廢太子,其他各皇子蠢動不安,人人都想繼位當太子。八阿哥胤禩時有八賢王之稱,但因為結黨過於用力,為康熙所惡,八皇子就此出局。


為了平息諸皇子間明爭暗鬥,廢太子後半年,復立胤礽為太子。康熙在位太久,太子派密謀要康熙禪位。終於在康熙51年,再度被廢太子,從此跌落萬劫不復之境地,胤礽就此出局。


此後,康熙嚴禁臣子再言有關立儲之事,自己也再無明言要傳位給誰。


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,來到康熙崩逝的康熙61年。


康熙究竟心裡想要傳位給誰?已經沒有答案了。時人以康熙後來任命皇十四子胤禵為大將軍,且讓其以皇帝親征的格局出征,而認為康熙帝屬意皇十四子任帝位。


但更有可能的是,康熙帝因突然中風,清醒時並未明示繼承人為誰,而讓雍正利用了這混亂的時刻。


雍正處心積慮,以不爭為爭,卻暗地拉攏九門提督隆科多,讓康熙帝在昏迷時,可假裝向隆科多口授末命。外有年羹堯牽制胤禵的兵力,內再得力於十三皇子胤祥的幫助,而成功的先牽制皇八子胤禩,終於讓這一切在他的算計之下,大勢底定。


說到底,當皇帝要講心機,要講謀略,雍正完全不缺。雍正是否奪嫡?是否得位不正?其實已不重要,起碼雍正是個敬業的皇帝,常常通宵批奏摺,比諸明朝諸多得位正的皇帝,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且重要的是,因為雍正當了皇帝,他的兒子乾隆也才能跟著當皇帝,繼而創建清朝的康乾盛世,雍正之功實不可沒。至於乾隆之得位似乎也有點不正,這就是後話了~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