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8772

晉祠是為了奉祀唐叔虞所蓋,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。「不到晉祠,枉到太原」,算是太原的必訪景點,外面有很多黑牌導覽,建議還是到裡面請官方的導覽,才能開鎖看唐碑。

貞觀二十年(公元646年),太宗李世民到晉祠,撰寫碑文《晉祠之銘並序》,這就是現在所謂的唐碑,要聘請官方導覽才會開鎖參觀的。

IMG_8779

這就是唐碑

IMG_8780

上面有兩條頭朝下的龍,很特別

IMG_8795

聖母殿外的牌匾

IMG_8794

聖母殿外的樑柱及其上的飛龍

IMG_8797

整個聖母殿建築相當古樸

IMG_8783

殿內有宋代的彩塑43 尊,主像聖母端坐木製的神龕里,其餘42尊侍從分列龕外兩側,聖母鳳冠蟒袍,神態端莊,侍從手中各有所奉,或侍飲食起居,或梳洗洒掃等,是宮廷生活的具體寫照。塑像十分生動,充分地表現出人的神情,各個塑像神態自然,神情各異,塑工高超,是中國宋代彩塑中的精品。(來源:維基百科)

 

IMG_8789

漁沼飛樑,全沼為一方形水池,是晉水的第二泉源。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,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,就是飛梁。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,寬五米,高出地面一點三米,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;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,寬三點三米,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。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,故稱飛梁。(維基百科)

 

 

IMG_8800

難老、對越、水鏡臺為晉祠的三大牌扁

IMG_8787

IMG_8804

IMG_8815

金人台的宋代鐵人

IMG_8816

IMG_8821

IMG_8829   

晉祠算是此次山西行的最後一個景點了,隔日去了近郊的青龍鎮,可惜旅伴身體不適,沒有參觀。

當我們在山西曬著溫暖的太陽時,台北的家正遭受颱風襲擊,回家發現10樓的住宅居然淹水了.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